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:读研是深造而非镀金




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:读研是深造而非镀金

□余蕾(中南民族大学)

3月31日,《中国青年报》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官方微博发起了一系列投票,超2万人参与调查,数据显示,64.1%的受访者表示本科毕业有必要继续升学,其中,50.6%的受访者认为“学历还是敲门砖”。54.8%的受访者给自己设定的受教育目标是硕士毕业及以上。

近年来,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,硕博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,不少人感到了学历贬值,但是,在吐槽学历贬值的同时,人们对高学历的推崇也愈加严重,甚至演化出读研不问学问之有无,只为追求一纸文凭的情况,正如很多人在该采访中提到的“感觉身边很多人读研是抱着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,‘很多人把考研当成了高考’。”“如果硕士、博士只是多花了几年时间去完成在本科就该完成的事,那就是浪费时间。”显然,这种盲目追求学历,逃避现实就业问题的读研心态是不可取的,针对硕博毕业生数量增加以及很多人抱着盲从心态读研的现状,我们应该回归理性,客观看待。

硕博毕业生数量增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,这也是一个正常现象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的劳动力结构都发生了变化,读研的需求在日益增加。而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,居民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多,再加上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,家庭对于教育的投入也在增加,这就为读研提供了现实可能性。并且,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之下,读研成为了不少人延缓就业压力,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,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读研也是形势之下的合理之举。

硕博毕业生数量增加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壮大的标志,也是实现建成人才强国目标的基础。高学历毕业生的增多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,这意味着劳动力平均素质进一步提高,能够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人才需求,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。专家表示,目前我国研究生阶段受教育人数占我国高等教育10%左右,而且主要聚集在北上广、长三角等大城市。而在高收入国家,研究生阶段受教育人数占高等教育的比例在20%左右,因此,我国在未来还有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。

但是,伴随着硕博毕业生数量增加,学历贬值的问题日益凸显,在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,不少人为了缓解就业压力,选择随波逐流,跟风读研。虽然说读研是个人的选择和权利,然而,当大多数人都是冲着提升学历层次、增加就业竞争力而考研时,则反映出一些问题。读研读博应该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、专业的实际情况、社会的需求、家庭情况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后做出的慎重决定,而不是盲目地学历崇拜,学生认为只要提高了学历,一切问题便能迎刃而解。学历是教育的一个外在标志,招聘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岗位与能力相匹配,而不是岗位与学历相匹配。读研读博若是只为追求一纸文凭,而不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,那么也只是在浪费时间。

当代大学生想要找到好工作本是人之常情、无可厚非,基于此,我们更应该摆正心态,调整定位,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精、学深、学透,多进行实践,做到学以致用,并且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,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,提升综合能力,增加竞争的筹码,向内关注自身的成长,潜心打磨自己,而非受外界影响而浮躁不安,跟风盲从。

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,近年来国家也接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。如2月28日,教育部印发通知,部署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,不仅要求各高校的“一把手”访企拓岗,也要求二级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加入走访企业、开拓岗位的队伍等。这反映出,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大学生的就业情况,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,我们对此也要更具信心,保持理性、独立思考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未来的挑战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考研网 »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:读研是深造而非镀金

赞 (0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