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藩镇研究,唐代藩镇研究张国刚
你好,我是减水书生,与您一同品味历史、感悟思辨。
节度使是大唐发明的新物种。能对付节度使的,只有节度使。所以,安史之乱爆发后,大唐的节度使越设越多,而且节度使的权力也越来越大。
安禄山范阳起兵,唐朝两路平叛,一路郭子仪出山西、一路封常清入洛阳;同时还任命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。
河南节度使,是大唐在内地府道建立的第一个节度使。之前只有缘边节度使,而无内地节度使。之所以要在河南设立节度使,就是因为河南已经成为战场,要抵抗叛军,就必须以节度使对节度使。采访使、防御使以及州刺史的政治设置,已经无力平叛了。
公元763年2月,安史之乱以无底线的绥靖方式结束。安史集团的四名将领及所部叛军被安置在河朔地区,成为河朔四镇,后来兼并为河朔三镇。
同时,平叛过程中,唐朝也设立了大量节度使。这些节度使,逐渐成了掌控地方军政财权的藩镇。而为了看住河朔三镇的反正叛军,平叛过程中设立的节度使不仅不能撤,而且要加强。所以,安史之乱后的节度使藩镇达到三十六个。
之后,大唐帝国的主要矛盾就是朝廷与藩镇的矛盾。因为藩镇分割了帝国的权力,形成地方反制中央的局面。同时,藩镇不仅跟朝廷较量,而且各自之间还冲突不断。但是,藩镇虽然很彪悍,但它们只要钱不要命,并不想终结大唐王朝。
一镇足以彪悍
吐蕃入侵,朝廷诏令各地节度使北上御寇。同华节度使周智光立即响应,带着军队就来了。但来是来了,至于打谁就不好说了。打吐蕃,周智光出人不出力;打自己人,周智光则不余遗力。周智光带着军队杀向了鄜州节度使杜冕的防区。因为周智光跟杜冕有仇,所以他这次来是要公报私仇的。攻入鄜州(今陕西富县),不仅杀死了鄜州刺史张麟,而且将杜冕一家八十一口全部活埋。杜冕因为带兵出征,所以没在鄜州、逃过一劫。
节度使一家被灭门,犯如此滔天大案的周智光,该怎么处理?怎么处理都没有。周智光,该当节度使还当节度使,而且继续胡作非为。
同华节度使,主要镇守长安东边的同州(今陕西大荔)和华州(今陕西华县),可以说是负责朝廷的东大门。从江淮转运而来的漕粮必须经过同华防区,于是周智光想怎么截留就怎么截留。进京赶考的学子要向沿途州府点卯报到,但听说周智光跋扈嚣张,所以大家能绕道同华就绕道同华。于是,周智光不高兴了,直接带着士兵攻杀赶考学子。非但学子敢杀,即便是过往的朝廷官员,周智光也是想欺负就欺负,而且都是用刀欺负。
周智光嚣张,还是一个藩镇嚣张。但藩镇毕竟地盘小,所以自己再彪悍也干不过朝廷。周智光就是一只孤狼,后来做得太过、肯定会被消灭。但是,如果藩镇抱团取暖,唐朝就真得没办法了。
四镇抱团取暖
公元781年,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,其子李惟岳就要世袭节度使之位。还不到40岁的唐德宗,刚登基没三年,所以自然要给下面的藩镇树树规矩,当即否决。然后,李惟岳就勾结魏博节度使田悦、淄青节度使李正己、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动叛乱,集体向皇帝叫板。
但是,唐德宗很坚定,比他老爹代宗的骨头要硬得多,你们四个一起造反也不行,抱团取暖也要收拾你们。于是,朝廷诏令全国各地的节度使一起去揍他们。幽州节度使朱滔和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最积极,带着兵就去了。但是,这两个藩镇可不是出于对朝廷的忠心,而是打着平叛的旗号、去给自己抢地盘了。同时,平叛要打仗、打仗要花钱,这个钱只能皇帝出,而且皇帝出手还必须大方。
士卒出境,则给酒肉。一卒出境,兼三人之费。将士利之,逾境而屯。
藩镇派一个士兵,朝廷就要给支付三个士兵的钱,所以藩镇出兵肯定是能出多少就出多少。关键是,战场上的战利品和打下来的地盘,朝廷也别想收回去。
大唐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,总算快把叛乱平定下去了。但是,李希烈打下襄阳,就要据为己有,朝廷不同意;朱滔战场得胜,就要坐地起价,朝廷也不同意。然后,这两个节度使立即倒戈,跟着叛军一起向朝廷叫板。
还好,大唐这时候还有能打仗的名将,马燧、李抱真领兵参战,使得朝廷很快稳定了河北局面。但是,淮西的李希烈太厉害,谁也搞不定。
骄兵更是疯狂
唐德宗发动淮西周边的节度使对付李希烈。但是,淮西藩镇力量太强,简直是打遍周边无敌手,成了江淮小霸王。
为什么李希烈这么强?因为淮西真有钱。失去河北财富之后,大唐只能仰赖江淮财富。但江淮财富要输送长安,必须通过淮河、运河转运。而淮西节度使就处在财源转运的必经通道上。所以,李希烈平时学周智光拦路收费、搞截留,而战时就可以封死通道、饿死大唐。
但是,唐德宗的骨头是真硬,硬着头皮也要打。即然周边打不过,那就全国调兵,大唐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李希烈收拾服。调兵半径延伸到河西的泾原节度使。唐德宗命令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本镇五千士兵、南下襄阳参战。如果德宗不是真没辙了,也不会从甘肃调兵去湖北打仗。
几千里出征,泾原兵能调得动吗?这时候,大唐早没了盛唐时的行政效率,不仅节度使不听皇帝的,而且士兵集团也不听节度使的。但是,能调动。因为河西太穷,河西大兵在西北吹沙子、吹了好多年,终于有了打仗发财的机会,所以立即摩拳擦掌、尊奉诏令。还是之前说的,朝廷给的价码足够高、出去打仗有钱赚,至少是三倍工资起步。
泾原大兵先到长安集结,而且这伙人都是带着家眷来的。说是五千,来了远不止五千。因为泾原大兵们担心皇帝给的赏赐太多,自己一个人拿不动,所以携家带口来长安请赏。
但是,朝廷这时候真得拿不出那么多钱来。那怎么办?泾原大兵不开心,肯定会撂挑子不干,甚至直接调头回家。但是,泾原大兵可不是不高兴那么简单,而是很生气,所以后果很严重。他们直接搞起了兵变,任凭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怎么劝也不行。
这就是当时的问题,不仅皇帝管不了节度使,而且节度使也管不了手中的士兵。姚令言只能跟着泾原大兵杀进长安,他们不是去杀人而是去抢钱。这伙人也不是乱军,所以一边往城里冲,还一边向百姓喊话:我们不抢老百姓,我们只抢皇帝。
要钱但不要命
唐德宗吓得跑到奉天(今陕西乾县)避难,把长安府库留给叛军抢。叛军抢完之后,立即没了目标。因为这伙人根本就不想造反,甚至他们还很需要有个皇帝、有个节度使管着他们。
但是,泾原大兵闹得太厉害,他们把皇帝给赶跑了,空有一个节度使也没啥用。关键是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威望不够,泾原大兵瞧不上他。于是,这伙人把幽州节度使朱滔的哥哥朱泚请了出来。朱泚不仅是郡王,而且还是太尉,这个威望足够能当皇帝了。于是,泾原叛军就拥立幽州节度使朱滔的哥哥朱泚当了皇帝。
起初,朱泚是不愿意的,但是大兵们盛情难却,而且毕竟是当皇帝,所以也就却之不恭了。
你们都整出个皇帝了,那唐朝能干吗?不要说唐朝不能干,就是各地的藩镇节度使也不能干。藩镇节度使虽然不听话,但还是认可朝廷的。藩镇士兵虽然不温柔,但还是认可李家皇帝的。节度使只要地盘和官位,所以需要士兵的支持,但也需要朝廷的册封,没朝廷的任名,手下的大兵也不认。藩镇的的骄兵悍卒,虽然不温柔,但也在乎朝廷的各种虚号封赏,他们只要大唐的钱,但绝不要大唐的命。
所以,泾原兵变演变到朱泚称帝,也就结束了。各地勤王兵马和大唐的江淮财源一到,兵变立即结束。但是,大唐的颜面却彻底扫地,淮西叛乱也就别想平了。唐德宗削弱藩镇的雄心壮志,只能草草收场。大唐朝廷与各地藩镇,在以后的岁月里,只能一直相爱相杀。
演化总要有个历史脉络。大唐与藩镇的关系如此紧张,到底是怎么演变而来的?因为有钱有兵有力量,所以就能反制中央。但是,西汉时期的边塞郡守们,都是上马掌兵、下马治民的。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藩镇?
这就需要从宦官崛的起来探究。大唐已经不能收获忠诚,所以只能倚仗宦官。但宦官却破坏了官僚体系,导致朝廷和藩镇的关系日趋紧张。唐朝的宦官问题,接下来的文章会详细论述,品味历史,我们一起感悟思辨。
唐代藩镇研究(唐代藩镇研究张国刚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考研网 » 唐代藩镇研究(唐代藩镇研究张国刚)